房地产的深入变革,仍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房企人事架构、经营战略等层面的调整。
过去一段时间,万科内部人事的变动,无疑是地产圈的热门。
这个以往的地产优等生,出于经营、风险把控的考虑,在人事层面全面迎来了深国资的入驻。
仅从这一点看,万科已然进入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时代。
不仅是万科,今年以来,面对行业的持续调整、市场的持续变革,多家房企都在人事变动、组织架构做出了调整。
从趋势看,裁撤、合并区域、城市公司,精简架构仍是主流方向。有房企甚至已将区域公司裁撤调整为2个。
市场仍不明朗,企业需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管理、资源统筹及风险管控,提质增效,将有限资源集中在优势区域及城市,以此最大化地抵御风险,增强竞争力。
组织架构频繁调整
调整首先来自央国企等一批主流开发商。
今年1月,大悦城控股最先传来了区域公司收缩的消息,其由7大区域公司个调整为4个大区。
具体而言,该公司裁撤了西北区域、南京区域、海南区域,仅保留北方大区、华东大区、华南大区、西南大区。
这些裁撤的大区中,西北区域、济南事业部划归北方大区,本部设在北京;南京区域划归华东大区,本部设在上海;海南区域划归华南大区,本部设在深圳。
招商蛇口也做了类似的调整,不过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其杭州公司更名为浙江公司,宁波公司调整为事业部、划入浙江公司管理。
调整后,招商蛇口华东区域下属城市公司包括上海公司、浙江公司、福建公司。
同样做出调整的,还有中海地产、绿地、建发房产、保利发展以及中国奥园。
中海地产,将沈阳和大连公司合并为辽宁公司。
绿地调整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4个地产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