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ST太安发布公告,通知公司股票将在深交所终止上市。该决定源于公司连年的财务困境,包括过去三年累计超过43亿元的亏损,以及连续两年的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公司股票将于6月14日复牌,进入为期十五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预期最终交易日定于7月4日。
太安堂,作为一家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荣誉的企业,历史悠久,接近500年,其现代化历程始于1995年,并于2010年成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材加工贸易及医药电商,拥有诸如麒麟丸、祛痹舒肩丸等独特产品线。然而,自2021年起,公司业绩急剧下滑,财务状况恶化,直至触发退市条件。
审计问题成为公司面临的重大障碍,2021年财报保留意见、2022年无法表示意见,均指向存货、预付款、其他应收账款处理不当,以及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等问题。2023年,内控审计受限、巨额债务、人员流失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难度,导致再次收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不利因素直接促成了深交所依据相关规则作出的终止上市决定。
公司市值从高峰期的超百亿元缩水至目前不足4亿元,股价亦在今年3月后连续遭遇跌停。此外,*ST太安的历史问题还包括长达四年的财务造假,以及因预重整程序被法院终止而暴露的深层危机,这些问题与公司过往的大规模投资并购活动及其后果紧密相关,特别是医药电商板块的康爱多涉及的大量诉讼案件,以及房地产领域的跨界尝试,均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上,*ST太安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控制特征,实际控制人柯树泉及其子柯少彬长期占据领导职位。控股股东太安堂集团存在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截至今年3月7日,仍有3.92亿元未归还,这也是公司治理混乱的一个缩影。
至于重整前景,目前公司表示没有新的债权人提出重整申请。整体来看,*ST太安从昔日的中药行业明星到面临退市的边缘,其发展历程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