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后,双方均宣称“取得胜利”。特约评论员管姚分析称,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将此攻击与美国对伊拉克的“威慑与震撼”空袭对比,对伊朗持调侃与轻视态度。然而,伊朗此举不仅是对以色列炸馆及导致“圣城旅”高级将领扎赫迪等人死亡的报复,还回应了国内强烈民意。
伊朗军方在攻击中展现出明显的收手迹象。长达5小时的攻击中,先释放速度较慢的无人机,随后发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若有意提升攻击效果,调整攻击节奏或许能产生不同结果。伊朗在攻击前已向周边国家通报,并通过瑞士驻伊朗大使馆与美国多次沟通,甚至可能存在提前告知攻以行动的可能性。伊朗方面强调,若以色列无后续行动,报复攻击已告终结。
对于以色列而言,宣称99%的拦截率实为完胜,有力证明了其多层次防空体系的有效性。相较于去年哈马斯火箭弹攻击中“铁穹”系统的不佳表现,此次“铁穹”、“大卫投石者”防空系统以及“箭-2”、“箭-3”反导系统均有出色发挥。然而,评论员管姚认为,伊朗攻击强度未达饱和、事前预告及攻击延时,为以色列提供了较为从容的应对条件。媒体报道称,以色列高拦截率可能含有水分,且多国协同作战,尤其是美军中央司令部扮演关键角色。此外,英法两国军机与技术情报支持,以及约旦、沙特等国拦截相关攻以武器,亦助力以色列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