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穿越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你可能会不忍感叹:难道那会儿的日本人都疯了?
在大街上,你会看到一大群人疯狂挥舞着自己手中的万元大钞,甚至有人干脆举着一捆钞票,只为了坐个出租车;去面试,面试官为了让你赶紧来上班,不惜硬塞给你数额惊人的红包。更夸张的是,商店老板把货品标价为1万日元,顾客嗤之以鼻;但当老板将同样东西的标价提升为50万时,货品立马被一抢而空。
你觉得这是日本人脑子出了问题?事实上,那会儿的日本正沉浸在一个病态扭曲的“繁荣盛世”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曾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光东京的财富,就能买下整个美国。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那会儿的日本确实有钱。这一切还得从30年前说起。
恐怕当时谁也想不到,朝鲜战争竟然也成了日本的“翻身仗”。靠着大发战争财,日本进入了令人炫目的高速发展时期,由战争催生的大量企业和工程技术人才实现了从军用向民用的转型,几乎被拆解殆尽的国家工业体系也迅速完成重建。虽然在1973年10月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受损严重,GDP直接从高增长率变成负增长,但日本政府也因此痛下决心进行产业改造升级。借助雄厚的家底,他们迅速在电子、电信和半导体等领域站稳了脚跟,此后的十几年里,日本就像如今的中国,依靠工业产品的大量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大杀四方。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查完账本后顿时慌了:他们在跟其他国家做买卖的过程中竟然亏了近千亿美元。身为超级大国,多花点钱并不算啥大问题,重要的是,其中对日贸易的差额竟然占到了贸易赤字的40%左右,也就是说,战后美国一度把日本当成“殖民地”,眼下后者正反过来骑在美国的脖子上吸血呢。
换一种更直观的体现方式:在当时的美国,大到工业设备和汽车等工业产品,小到生活家电,“日本制造”几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于1979年发生后,“经济省油”的日本汽车风靡世界,对美国汽车制造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后者的忧虑。这也难怪美国社会逐渐出现了这样一种讽刺:十几年前,美国靠军队占领了日本,如今日本却正在用“和平”手段悄悄占领美国。
总是不吃亏的美国人当然不能忍,一方面,他们看不惯有另外一个国家吸自己的血;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贸易赤字问题确实亟待解决。为此,1985年9月,在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詹姆斯·贝克的牵头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的财政部门领导人于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决定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帮助美元实现有序贬值,从而解决美国贸易严重的逆差问题,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广场协议”。
如今再看这场会议,简直是各怀鬼胎:美国嘴上说自己做买卖亏惨了,想要兄弟们拉一把,恐怕暗藏目的,其中之一便是将祸水转移到日本身上,打击一番后者的嚣张气焰。日本倒不觉得这是件坏事,日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日本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这更有利于其在国际贸易中开疆拓土。至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恐怕多少也有想要借机上位的意思。显然,大国间的博弈,可比宫斗剧精彩多了。
很快,“广场协议”达到了各方想要的效果:大幅贬值导致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信誉受损,但美国的贸易赤字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日元的快速升值使得国际社会趋之若鹜,在巨大的刺激下,日本经济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他们不但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更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即将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社会中充斥的资本已完全超出了正常经济生活的需求,富余资金转而涌入金融领域,成为了投机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