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政务人员反映负担很重,不仅有写不完的总结材料,还有开不完的大会小会,尤其是很多会议是“陪会”。各种会议让人疲于应对,有时甚至“上班基本在开会,下班才能忙工作,加班、熬夜成了常态”。切实推进减负工作,要从减掉层层“陪会”之风减起。
所谓“陪会”,是指各级工作人员需要频繁参加与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作用不大的各类会议。导致“陪会”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召开会议就代表重视”“会议开得越多表明工作开展得越扎实”,层层开会、反复开会、“以会议落实会议”,不仅不能有效推动工作,反而给参会人员带来更多负担。
也有地方和部门认为,“到会场才体现重视”“参加的单位越多越显得重视”,过度追求参会单位数量、领导层级、参会规模,甚至“自我加压”主动组织更多会议。一些原本工作相关度不高的单位和人员不得不现场听会,不仅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还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一些政策有效落地。有干部不堪“陪会”之苦,曾填词一首:“常叹时间浪费,陪会不知所谓。忽四目相对,唏嘘赶场为谁。知否,知否?基层干部心累!”
一些地方大事小事都开会,超范围、超时长、高频次开会,就同一事项重复开会,让“陪会”者不堪其扰。湖北省纪委监委近日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某乡党委书记田某,明知上级三番五次要求精简会议,仍随意扩大会议规模,多次安排召开全乡党员干部会议,动辄要求各村(社区)和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陪会”。田某每次开会时间长,讲话长篇累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却不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田某一年内召开会议多达208次,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田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