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被称为“小马云”的范小勤被河北老板送回江西吉安老家,并诊断出智力二级残疾,就此从被利用的商业营销中“退出”。在当时,曾有媒体走访范小勤老家,见证回归真实生活的他及其家人,依旧徘徊在贫困边缘。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范小勤父亲范家发有了短视频账号,内容是以手艺人的身份,做些竹木制品。而范小勤也是这个账号的内容之一,只不过不再是“主角”,而成了展示范家发制成品的“配角”。比如用刚做好的鱼篓捉螃蟹等。
这被认为是“小马云”重返流量世界。
对于这种新进展,外界众说纷纭,总体上以体谅的居多,认为即使是流量操作的套路,但范家发可以领取工资,将来账号带货还可以有分成,能够为范家发增加更多现金收入。考虑到范小勤兄弟俩的智力障碍,未雨绸缪,不能说过分。
但仍有声音认为,延续了此前批评外地老板运营范小勤是所用的角度,不接受这种短视频做法,认为即使是亲戚在运作账号,也还是在消费“小马云”,哪怕能暂时给一点钱,在本质上仍是以商业名义继续“剥削”他。
确实,范小勤现在被纳入商业计划的方式,跟之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不再是被当作插科打诨的滑稽角色,用一种被“训练”出来的尴尬表演为三流品牌代言,成为老板的挣钱工具。在现今的短视频中,“小马云”做回了自己,因为运营者是熟人,所以会考虑未成年、智障人士等因素,用起来不那么狠,基本是温柔的借用。
当然,“小马云”父亲账号仍是电商团队运作,长远看,是希望培养本地网红,来代销本地农产品,摸索出流量变现的可行模式。“小马云”的流量即使不方便直接取用,但仍属有知名度的标签,完全放弃是不可能的,但怎么在新的流量模式下区别过往的忌讳,仍是范家背后团队小心翼翼避免“踩雷”的地方。
而这种电商运营思路之所以成行成市,是因为在短视频领域,农村流量成了流量世界中受追捧的部分。农村的生活方式在被精心装饰后,被主动展示给外界外,试图在“眼球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带来商业变现。
“小马云”一家在脱离了外地老板的“筹划”后,继续投入到本地流量公司的怀抱,虽然批评声不断,但确实不值得太多责备。
这里面存在着外界思维与当事人立场的差异。具体来说,范家发并不在乎儿子被谁、以及如何利用等问题。只要能为家庭带来金钱利益,是“小马云”打工,还是他自己打工,都没有差别。这种生存逻辑与外界观感所依据的道德律,是相当不一致的。也可以说,前者有前者的底层焦虑,后者有后者的审美准则,两下不只是无法说服,甚至都无法对话。
但有一点是,范小勤作为残疾孩童,像以前老板的那种使用——直接展示其弱智——是无论如何也不该被复制。“小马云”现在被当作引流的“道具”,勉强成立,但仍要注意观察操盘手的这种谨慎是否会突破界限。可以预料的是,一旦继续以“亵玩焉”的态度榨取范小勤流量的剩余价值,将会立即受到责骂和谴责,并不可避免地招致流量反噬。
所以,对现在的流量运营商而言,“小马云”这个标签是一个“烫手山芋”,过度使用会得不偿失,但弃之不用恐怕也难。正如现有操作所尝试的那样,以关爱、温情面貌呈现“小马云”,取代榨取式运营,以此置换围观者的批评情绪,成为消费他的第三条道路。
按理来说,哪怕只是以“美好童年”的设定来展现“小马云”在残疾状态下的言行,也不完全符合平台应该遵守的社会伦理。但这样的设定与操作,可以模糊相关争议,弱化批评,加之范家发作为监护人的赞成及投入,更容易将是否仍在消费“小马云”的问题,推到模糊地带——毕竟在流量世界里,似乎很难有纯粹无辜的人,更为常见的是“合谋”,批评对“小马云”的消费,不可避免地挑明围观者的立场分歧。
所以,拨开流量世界的种种遮蔽与粉饰,对“小马云”被又一次推进流量世界的争论,消费与否其实不算什么关键问题,还是要回到那个基本选择及认同上:对于底层生存逻辑和一般的道德伦理,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