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首个重大成果发布
今天(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后的首个重大科研成果。

证实太阳中微子偏差的存在
在这轮实验中,科研人员深度分析了今年8月26日该装置正式运行到11月2日之间共59天的反应堆中微子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测量了两个振荡参数。据了解,这两个振荡参数既可以通过太阳中微子来测定,也可以通过核反应堆中微子来测定。此前,科学界用这两种方法的数据测量结果有大约1.5倍的标准偏差,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偏差”。此次江门中微子实验通过对核反应堆测量的太阳中微子参数,证实了这个偏差仍然存在,且测量精度相比以往国际上各类相关实验提高了1.5到1.8倍。通过这次江门中微子实验取得的成果表明,探测器达到了科学家们的设计要求,能够高效从事物理学研究。
最主要的科学目标是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微子的质量顺序

专家介绍,太阳中微子的振荡模式跟核反应堆中微子振荡模式是非常类似的。通过精度的提高,科研人员可以对太阳中微子的振荡有更好的了解,可以精确研究中微子整个振荡矩阵的所有参数,验证是不是只有三代中微子。历史上人类曾经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但是在后来的深入研究中,逐渐发现构成今天我们的世界的基本粒子包括6种夸克、6种轻子,其中轻子中有3种是中微子,即: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而江门中微子实验最主要的科学目标就是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从而为探索未知物理世界打开新窗口。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