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带动教育资源配置的改变。当前,我国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2023年达到峰值,初中阶段预计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2029年达峰,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32年达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并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文件从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入手,对“为谁培育人才、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育人才”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性部署。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将重点推进高校分类改革和区域结构布局,同步建设好国家人才供需大平台。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加强并推动国家学院建设,不断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和卓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以超常规方式把头部高校、头部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多种创新平台有效集聚起来,推进国家交叉学科中心建设,让基础学科、基础研究为长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称,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对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等各方面影响很大。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需求存在一定差距,AI的发展对部分学科冲击也较大。因此,高校要加快改革调整,包括专业分类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大。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进入快车道,这类大学以创新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具有高起点、投入大、高水平、国际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已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