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鸡”火了!说到十五运会开幕以来的“顶流”,莫过于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这两只可爱的中华白海豚在开幕式上萌翻全国观众,在场馆内成为最佳气氛组,相关特许商品的热门款式早早售罄。它们有个响亮的外号——“大湾鸡”。
然而,“豚”变成“鸡”,设计师能接受吗?他在设计之初是否预料到了这番场景?“大湾鸡”能否在十五运会之后成为大湾区的符号之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平云接受了专访。
“喜洋洋”和“乐融融”是在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发布的,一经面世就收获很多人的喜爱。萌萌的小海豚头上顶着三朵小水花,被网友评价“可爱到发芽”。随着全运会临近,粤港澳的大街小巷气氛渐浓,大大小小、动作各异的吉祥物出现在人们面前,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没人能追溯到是哪个网友第一次用了“大湾鸡”这个名字,但这个说法很快走红。到了今年9月,很多人开始说像小鸭小鸡,设计师们感觉这个声音会越来越流行。网友进一步将白色的“喜洋洋”比作“白切鸡”,粉色的“乐融融”比作“豉油鸡”,一旦和美食结合,传播便开始呈几何级增长,各种再创作层出不穷。
9月29日,刘平云主动承认十五运会吉祥物就是“白切鸡”和“豉油鸡”。他表示不管是小鸡、小鸭还是小海豚,只要可爱就行。网友把他当成官方回复,实际上他代表设计师团队发言,表示只要大家喜欢就好。官方认同引来了网友更强烈的创作欲望,进入10月份,“大湾鸡”越来越火,各种街拍、二次创作的表情包甚至漫画故事开始在网络上出现。
刘平云表示,如果这两只小海豚是具象化的、完美无瑕的形象,就无法引起大家的兴趣。正是设计上的“缺口”引来了二次创作的一束光。例如为了表达运动,加上手脚,虽然中华白海豚没有手脚,只有鱼鳍,但加上手脚就能表达运动,同时也可能像小鸡了。一些机缘巧合或有意而为的设计,给网友留下了参与二创的机会,目前看来达到了预期效果。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