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临近之际,我们想和广大的“糖友”们聊聊一个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不少糖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白天血糖控制得挺好,可一到晚餐后就出现问题,第二天早上一测空腹血糖又超标了。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无奈。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晚餐后血糖容易飙升,主要跟夜间代谢变慢、活动量减少以及晚餐吃得不合理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调整晚餐让餐后血糖更加稳定。
晚餐后血糖容易飙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胰岛功能疲劳:胰岛β细胞忙活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工作效率下降,分泌胰岛素的时间可能延迟,效果也不如之前。 - 生理性胰岛素抵抗:到了傍晚,人体会出现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同样的血糖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处理。 - 晚餐习惯不好:晚上容易放松警惕,不知不觉吃多了高升糖食物,比如白米饭、白馒头。有时吃得太晚或太饱,给本已疲惫的胰岛增加负担。 - 晚上活动量少:晚饭后大多数人都是坐着看电视、玩手机,能量消耗少,血糖自然容易堆积。
解决思路很清楚:减轻胰岛负担、让糖分吸收慢一点、增加能量消耗。
稳糖晚餐的“黄金法则”在于进食顺序:“汤-菜-肉-主食”。
先喝一碗清淡的汤,如蔬菜汤或蛋花汤,这样可以占据一部分胃的空间,增加饱腹感,后面就不会吃得太快太多。接着大量吃绿叶蔬菜,像菠菜、西兰花等,这些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让后面的糖分吸收得慢一些。然后选择鱼、虾、去皮鸡肉、豆腐等优质蛋白,蛋白质消化得慢,饱腹感持续时间长,对血糖影响小。最后再吃主食,这时肚子已经半饱,主食自然就吃得少了,在纤维和蛋白质的“包围”下,主食里的碳水化合物会被慢慢吸收,血糖不会突然飙升。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