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变得与以往越来越不一样了。
此话怎讲?以往的北京胡同,两侧矗立着大量的老旧房舍。在这些老旧房舍的所有空隙中,挤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这样的景象,几乎如影随形地陪伴着北京胡同。这里,代表着北京的悠远历史。而在大杂院里居住的民众,看来也对这近乎破败、拥挤、脏乱的环境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了。

图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头一回钻进南锣鼓巷。印象里,巷子窄,两旁都是低矮的民房,一个院子挤着七八户人家,门口堆着蜂窝煤和过冬的白菜。年头久了,部分院落基础设施坏了没人修,路面崎岖、杂草丛生。
转机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出台悄然到来。东城区用“申请式腾退”模式推进南锣鼓巷改造,腾出来的房子改成了“文化共生院”,既让居民住着,也能做文旅。到2025年5月,四条胡同都改完了,路面、排水这些老问题全解决了,像蓑衣胡同5号院,地砖换了新的,绿化也弄得特别好。

图源:“北京东城”微信公众号
现如今,无论是重返南锣鼓巷,还是漫游在北京的一些“网红”胡同区,你都能见到充满了青春气息与活力的胡同景观。
当然,这还只是整条胡同、整片街区的风景。游走在一些寻常巷陌之中,时不时地,就会有一些新式文创店,或涂抹着青春色彩的各类店铺,映入你的眼帘。这,就是今天的北京胡同。
比如,在位于宣南地区的烂缦胡同内,就有“网红鸽舍”与“冰墩墩小屋”。这“网红鸽舍”,除了能见到搭建木结构的鸽子棚之外,游人们还能看到用拼色玻璃拼接的现代诗《鸽子》。这样一来,整条胡同的文学范儿立刻被提升了许多。很多男孩儿女孩儿,就是冲着这首《鸽子》与这群鸽子,到此地打卡拍照的。

胡同里的文创小店
![绿达之家网[Lvda56.com]](http://cn.lvda56.com/file/upload/202109/06/18113481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