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网络热点。他原本只是景德镇一名普通的摊贩,名叫李俊永,48岁,在当地生活了42年。自1996年起,他开始经营小吃摊,近五年来一直在一所中学门口卖鸡排。
国庆节期间,“鸡排哥”和他的小摊突然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任何细微的举动和表情都被放大。他的双臂上因热油烫伤留下的疤痕也引起了各种解读。随着流量的涌入,热度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游客蜂拥而至。“鸡排哥”和家人增设了十多个摊位,排队等候的队伍长达百米,等待时间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
黄牛趁机出现,提供代排队服务,价格从25元到50元不等,甚至有人愿意支付近百元只为买到第一份鸡排。此外,与“鸡排哥”相关的周边产品如冰箱贴、钥匙扣、金句贴纸等也开始在网上销售,甚至有视频被公开售卖。
景德镇当地政府也借机推动文旅产业,聘请“鸡排哥”为文旅推荐官,并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现场秩序。专家认为,“鸡排哥”的爆火原因在于他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给顾客带来的愉悦消费体验。例如,他坚持卖给学生便宜一元,下午四点半后让学生优先购买,以及确保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这些做法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也给“鸡排哥”带来了困扰。他不仅需要应对大量游客,还要处理冒充者和质疑声。一些人只是为了打卡和蹭流量,而非真正关心他的鸡排。这种现象对“鸡排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表示自己快要窒息了。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网红身上,如“拉面哥”程运付和“理发师晓华”。他们经历了短暂的爆红后,生活轨迹和节奏被彻底改变。程运付表示已经不可能回到大集上卖拉面,而晓华则表示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很知足。
面对流量诱惑,“鸡排哥”保持清醒,继续以6元的价格卖鸡排,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进行直播带货。希望他和他的追捧者们明白,流量是一时的,他只是一个手艺人,不是供人打卡的符号,也没有义务时刻保持热情。只有珍惜那份真实,才能更长久地提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