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航母建造巨头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实施制裁,导致该公司从中国引进的七万吨级浮船坞面临困境。这座巨型浮船坞是美国海军核心舰艇建造和维护的关键设施之一。中国停止供应特种合金钢材、精密密封部件以及智能液压控制系统,使得浮船坞濒临瘫痪。
这座浮船坞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该厂自二战以来一直是美国海军航母的主要生产基地。然而,其供应链与中国制造紧密相连,许多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2019年,为了提升大型军舰建造能力,英格尔斯造船厂从中国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引进了这座浮船坞。但浮船坞的持续运转需要定期更换特种密封件、精密液压控制系统和高强度钢材构件,这些耗材大多由中国厂商提供。
随着中国制裁措施生效,英格尔斯造船厂的备件库存仅够维持约三个月的常规维修。管理层紧急寻求欧洲供应商,但报价飙升且交货周期长,非原厂部件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也未得到验证。浮船坞一旦停摆,将直接影响正在建造的两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并进一步拖延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项目。美国军舰建造行业正显现出系统性衰退的迹象。
目前,全美能够承担军用舰艇建造任务的船厂已减少至六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关键生产设施超期服役等问题。美国造船业累计流失了近两万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导致维修效率大幅下降。例如,洛杉矶级核潜艇“博伊西号”的维修周期长达十五年。《琼斯法案》的贸易保护体系抬高了美国商用船舶的建造成本,使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降至极低水平。
中国的制裁措施严格遵循《反外国制裁法》,禁止向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出口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的物资和技术,包括高精密数控设备、舰载电子芯片及特种稀土材料。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在钇、铒、钕等关键稀土材料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航母的关键装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