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地发布“苹果病”警告,呼吁民众采取措施防止感染“传染性红斑症”。这种病由人类细小病毒B19引起,患者感染后会在面颊上出现蝴蝶状或苹果般的鲜红色皮疹。自去年以来,“苹果病”在日本持续流行,目前达到历史最高点。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症状,但孕妇等少数群体感染后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皮疹通常在病毒感染后1至2周出现,先从双颊开始,然后可能扩散到躯干和四肢,形成网状或蕾丝状红斑。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包括低烧、头痛、鼻塞或关节痛,但大约25%的感染者无症状,且病毒在症状出现前一周即可传播,防控难度较大。成人感染时,皮疹较少见,但可能出现关节痛,尤其是女性。如果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胎死腹中或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日本的“苹果病”自2024年底开始持续流行,目前已进入高峰期。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监测数据(基于约3000家定点医疗机构报告),平均每个医疗机构有2.28例患者,创1999年监测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日本总病例估计数万,但由于许多无症状或未就医,实际数字可能更高。患者以5至9岁儿童为主,但成年人病例也在上升。
那霸市自9月8日起的一周内,6家指定儿科医疗机构报告的“苹果病”患者人数为12人,那霸市保健所发布超标警报,呼吁民众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福冈县、佐贺县等地近日也都宣布,“苹果病”感染率处于警戒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