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这种小事,在我家却成了重头戏。一个眼神的交流就能让气氛紧张起来——爷爷伸手,孙女缩手,两人像在玩传球游戏,爸妈在一旁看着,那种紧张感比高考查分还要刺激。
爷爷那句“快收着,别让你爸妈发现”的小声提醒,仿佛给了孩子一张VIP入场券,只有懂行的人才看得明白其中的门道。“隔辈亲”这件事,多少有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小时候向爸妈要零花钱,他们的脸比存折还板得住。但等自己成为家长后,却发现自家孩子还没开口,爷爷奶奶就自动解锁了“红包雨”。这逻辑完全不讲道理,但血缘关系自带这样的特点。
你以为自己长大了,家庭财政权就轮到你手里了?实际上,孙辈才是家庭金库的“超级VIP”。有时候,家里热闹得像春晚后台。大人们聊着天,孙女悄悄溜到爷爷身边。爷爷摸了摸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十,动作隐蔽得跟地下工作者似的。孙女不敢接,脸红得像刚出锅的红薯。爷爷又补一句:“拿着,回头请你奶奶吃糖。”谁家没上演过这种小剧场呢?
背后藏着的是爷爷奶奶的“补偿心理”——小时候物质匮乏,长大后攒下点家底,全都变成了对下一代的“无条件宠爱”。不只是我们家,翻翻社交媒体,“爷爷奶奶给零花钱”这个话题年年上热搜。全国范围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家庭里超过七成孩子的零花钱都是爷爷奶奶发的。体育圈也一样,梅西和库里小时候都被奶奶宠着,成名后他们也不忘感谢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