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幕上的“李想”站在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那句“我们回不来了…你们继续前进”的台词突然有了最震撼的现实注解。2025年9月12日,朱一龙作为电影《志愿军》主演参与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时,一个强忍泪水的侧颜特写冲上热搜榜首。这位以演技著称的演员为何能在非表演场合让千万网友瞬间破防?或许答案就藏在他手捧鲜花时那句哽咽的“代替李想接战友回家”里。
央视直播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朱一龙身着深色正装,双手紧握白色菊花立于迎宾队列。当载着30位烈士遗骸的棺椁缓缓经过,他始终保持着标准军姿,却在棺椁经过瞬间突然低头抿嘴,喉结剧烈滚动——这个未被剪辑的微表情成为社交媒体疯传的“最戳心瞬间”。
在后续采访中,他解释这个动作的深意:“看到棺椁上的五角星,突然想起拍《志愿军》时接触过的老兵回忆录。他们当年出征时平均年龄不到20岁,很多人临走前特意把新发的五角星徽章擦得锃亮。”这种跨越时空的细节联想,让习惯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的演员也难以自持。
朱一龙与志愿军题材的结缘始于2023年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为塑造教导员李想这个核心角色,他不仅研读大量战史资料,更拜访了7位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其中93岁的张振华老英雄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老爷子说到战友牺牲时突然站起来敬礼,那个颤抖的军礼让我瞬间理解什么叫‘活着的人要替死去的人看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