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出自谁的手笔 陈文总的抗战岁月_热门快报_资讯_绿达之家网[Lvda56.com]

“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出自谁的手笔 陈文总的抗战岁月

   2025-09-02 00:35:40 互联网绿达之家网26
核心提示:1954年,陈文总居住在香港寓所。陈文总(1895年—1985年),同安石浔人,又名左武、佐武、复生,字君文,号逢场。早年任厦门大同小学教员,受“五四运动”影响,创办进步报刊社团,推动新文化运动

1954年,陈文总居住在香港寓所。陈文总(1895年—1985年),同安石浔人,又名左武、佐武、复生,字君文,号逢场。早年任厦门大同小学教员,受“五四运动”影响,创办进步报刊社团,推动新文化运动。后为抗战爱国将领,在戎马生涯中兼任汾阳军校、陆军大学等军校教官。1947年,赴港创办爱国名校福建中学,旅居香港直至去世。

“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出自谁的手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口号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足以激起民族热血。这句话出自陈文总之手。他不仅全程亲历14年抗战,还通过外交、文化和教育等方式作出独特贡献,赢得“文武双全”的儒将美誉。今年是他逝世40周年,其外孙卢怡恬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尘封的英雄记忆再度被唤起。

1895年,陈文总出生在同安石浔。20岁前后,他担任进步刊物《厦声报》编辑兼主笔,参与创办进步社团厦门通俗教育社,以笔为枪,写下激扬青年热情的爱国篇章。1923年,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拒不归还中国领土旅顺、大连,陈文总带头参加大规模示威活动,抵制日货、维护国权。同年7月6日上午,他在一次反日演讲后遭浪人袭击,险些丧命。这次事件让他意识到救国图存不能仅靠书生呐喊,必须抗争到底。

1927年8月1日,陈文总以武装起义指挥部秘书身份参加南昌起义,并独立撰写《革命委员会布告》,阐明起义目的和任务,成为重要的革命文献。随后,他决定弃笔从戎,于1928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2期步科。学成归国后,他进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麾下,征战四方。1936年,经冯玉祥举荐,陈文总考入陆军大学第15期正则班深造。入学前,冯玉祥为其易名“左武”,勉励他文韬武略齐头并进。陈文总没有辜负期望,多次赴前线参加对日作战,足迹遍及江浙皖地区及李宗仁、张自忠部队,因表现卓越被国民政府授予“三等云麾勋章”。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绿达之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tianlu58.com/372738.html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ldzj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