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荡加剧了发展赤字,这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将在天津举行,这不仅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也是直面全球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的战略性对话。中国作为东道主和轮值主席国,提出独特的“上合方案”,特别是本币结算机制和数字经济发展,为成员国提供了一条应对外部压力、实现共同繁荣的清晰路径。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西方国家频繁挥舞制裁大棒,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脆弱性。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在2024年逆势上扬,达到创纪录的5124亿美元,展示了区域合作的韧性。上合天津峰会将围绕深化经济、安全、人文合作展开讨论,中国提出的本币结算机制和数字经济发展举措成为关键议题。
推广本币结算机制是对西方金融霸权的直接挑战,也是上合组织成员国自保的必然选择。当成员国间的贸易和投资绕开美元,直接使用本币进行结算时,西方国家通过美元支付系统施加金融制裁的效果会大大减弱。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在长期制裁下积极探索并扩大本币结算,显著降低了外部金融压力,确保了关键贸易的连续性。这种趋势不仅能规避潜在的制裁风险,还能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升各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和流动性,增强金融主权。
数字经济的发展是破解发展赤字、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数字基础设施如5G网络覆盖、数据中心建设和跨境光纤骨干网,为区域内贸易和合作提供了高效且低成本的平台。例如,“上海CA中-俄跨境电子签署服务”已帮助百余家中俄企业完成近五千份跨境文件签署,大幅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成本,提升了贸易效率和安全性。电子商务平台的扩展打破了地理限制,使中小企业能够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实现普惠性增长。人工智能在智慧工业、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中的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缩小成员国间的技术和发展差距。通过共享数字技术和经验,上合组织推动各成员国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