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6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召开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会上强调,真相不应被掩盖,调查不应政治化,国际社会需要给该事件一个交代。距离“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已经过去了三年,调查才刚有了一些进展。
8月21日,意大利警察在里米尼的海边度假区逮捕了一名乌克兰男子。此人曾是乌克兰军队的上尉,并在乌安全局工作过,擅长爆破和潜伏。德国检方称他是炸“北溪”的关键协调人。行动代号为“直径行动”,他们伪造身份租了艘帆船,让四个专业潜水员潜到七八十米深的海底安装至少四枚定时炸弹,每枚重14到27公斤,最后遥控引爆。德国方面还暗示此事可能与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有关,甚至泽连斯基也可能知情。
回顾之前的调查,丹麦、瑞典、德国在2022年管道被炸后立即表示要查,却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结果瑞典查了一年多后以“没管辖权”撤出,丹麦直接宣布不查,只有德国坚持到现在才拿出文件确认是炸弹所致。各方似乎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将责任推给“合适”的人。中国一直支持俄罗斯关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安理会主席声明草案,希望推动事件真相大白。
乌克兰对嫌疑人的被捕反应强烈,发言人声称“我们没这能力”。然而,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嫌疑人有军方背景,乌克兰当前处境艰难,前线战斗胶着,西方援助减少,泽连斯基不断向欧洲索要资金和武器。乌克兰炸“北溪”可能是为了断绝俄罗斯的财路并施压俄军,同时迫使欧洲更依赖美国,从而增加对乌克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