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今年32岁,他在上海长大,小学四年级时前往新西兰读书。之后在悉尼、纽约、巴黎和北京陆续完成了两个本科和三个硕士学位。现在他在大理街头流浪。
两年前他辞掉巴黎的工作回到上海打工,做过酒店保洁、服务员、后厨帮工和工厂打包员等日结工作。由于收入有限,在上海租不起房,晚上只能找个楼道打地铺。今年初他来到云南流浪,几乎零消费,每月花费不到100元。他在路边支帐篷,吃免费素食餐厅,蹭送外卖的朋友的电瓶。他认为这是他的生活“最优解”,最低成本满足生存需求,剩下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说:“如果不花钱,也不需要赚钱。”这样就不必为了物质条件去做不喜欢的工作。
土拨鼠有优渥的家庭背景和金光闪闪的履历,但他主动放弃了住大房子、游艇度假和买名牌的“有钱人生活”。他对父母为他铺好的精英成长道路感到厌倦,选择与主流社会期待彻底决裂。他希望通过切断已有资源和家庭支持,看看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能否不被生活所困,并不放弃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大理的一天对他来说非常自由。他每天背着帐篷,想去哪里睡就去哪里睡。早上6-7点醒来后收帐篷,有时骑车或走路,找地方忙自己的项目。最近他在农场做日结工,拔草。吃饭通常在免费素食餐厅解决,一天两顿,午饭和晚饭。如果在农场干活晚了,就在那边直接扎营。这段时间他常在古城停车场边上睡,旁边还有几个来大理旅居的人住在床车里,因为这条路停车不要钱。
随身携带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约30斤的背包,里面装着一台苹果电脑(正在修理)、衣服、充电宝、电子书阅读器、充电线、护照、睡袋、帐篷、防潮垫和一个松鼠玩偶。充电问题通过去朋友家或者使用朋友提供的电瓶解决。洗漱方面,他一般早晚不大洗漱,每隔几天去青旅或朋友家洗澡。他不用洗发水,只用热水冲洗头发,以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