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茶颜悦色零食包装上印有歌手方大同《梦想家》的专辑封面,引发争议。茶颜悦色客服回应称这不是联名,因此有网友认为茶颜悦色涉嫌侵权,也有人认为这是致敬。
从网传图片来看,该零食包装上的女生手持专辑的图案与方大同专辑封面高度相似。这种“神还原”的设计难以用“致敬”简单带过。如果是致敬,更应慎重取得版权方同意并标明已故歌手名字以示敬意。网友对此争论不休,反映了创意行业对“借鉴”边界认知模糊以及对侵权敏感性不足的问题。
法律层面上,这样的设计无疑踩到了侵权红线。包装上使用的专辑封面属于受保护的美术作品,未经授权商用即构成侵权。品牌相关负责人承认“审核流程监管缺失”,表明他们也认为这种设计存在风险。
这一设计引发反感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对歌手的不尊重及对消费者情感的轻慢。茶颜悦色作为国风茶饮代表,本应更懂文化创作的价值与边界。专辑封面是歌手与设计师共同创作的艺术成果,承载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未经允许的“借鉴”不仅是对创作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消费者审美与情感的冒犯。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茶颜悦色首次在设计上出现问题。此前其广告创意曾因涉嫌侮辱女性而招致网友反感。例如长沙话主题马克杯上用“捡篓子”造句,将女性物化;茶包文案使用“官人我要饮茶”“出来约”等不当词句,故意打两性关系擦边球。如今又因侵权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次次争议背后,暴露出品牌在创意审核流程上的严重缺失。从文案到图案,从命名到包装,茶颜悦色似乎总在试探消费者的底线,却从未真正反思设计的目的究竟是博眼球还是传递品牌价值。
网红品牌对流量有着天然的追逐,很容易陷入“重营销轻内核”的陷阱,把包装和文案设计当作快速吸睛的工具。但要想长红,离不开对规则的尊重和对消费者的真诚。茶颜悦色若想摆脱“设计翻车”的魔咒,必须重塑创意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侵权风险,确保每一款产品从设计到文案都能经得起法律和道德的检验。
消费者不会永远为“不小心”买单。与其事后灭火,不如好好补上法律常识与创作边界的必修课。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创作,以真诚之态面对市场,才能走出“翻车—道歉—再翻车”的怪圈,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