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称,7月1日,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截至7月3日19时,有19名患儿跨省至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目前,涉事幼儿园负责人已被立案侦查。
自官方通报发布以来,事件调查进展引起广泛关注,家长的质疑也在持续发酵。知情人提供的视频和音频资料显示,7月3日,甘肃天水当地有关部门疑似曾组织面向涉事家长的情况通报会。音频中,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第三方公司对涉事幼儿园的48小时留样食品、自来水、纯净水等进行了抽检。其中,48小时留样食品大部分样本合格,有两个样本检测结果异常,分别为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初步判断添加剂超标。
北京电力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崔军表示,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公众无需谈“剂”色变,但需警惕生产环节污染及非法添加风险。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包括调味、调色、蓬松、防腐和抗氧化,这些功能让食品更具色、香、味,同时延长保质期。成人食品中常见的小苏打、柠檬酸、山梨酸钾等添加剂,在国家标准(GB2760)规定范围内使用时无需担心食用安全。例如,糕点制作中使用膨松剂可提升口感,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食品腐败风险。
针对此次铅超标事件,崔军认为,现阶段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添加剂本身不会含铅,食品污染通常发生在生产、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食品添加剂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如在包装中接触一些含重金属的劣质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