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港项目由中国岚桥集团经营,通过正常市场公开竞标程序获得,并在过去10年无端经受了至少三次政治与安全审查。该项目在澳大利亚屡次成为“政治足球”,此次大选后面临被政府毁约并强制收回的压力。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在接受中澳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方一直通过外交渠道同澳联邦政府和北领地政府保持沟通,认为在港口亏损时将其租出去,在盈利时再收回,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回顾过去10年,岚桥集团对达尔文港和北领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帮助港口扭亏为盈、缓解北领地政府的债务危机,到投入超过8300万澳元维护升级港口设施,使到港船舶总吨位大幅增长95.7%,再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岚桥集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系统性的正面变化。澳大利亚前北领地总检察长约翰·埃尔芬克表示,当时联邦政府批准该交易时,并未提出任何安全担忧。
达尔文港开始和所谓“国家安全”挂上钩,并遭受各种近乎无妄之灾的政治与安全审查,很大程度上与华盛顿的“关切”有关。然而,近几届澳大利亚政府的多次审查结果均表明,达尔文港并不存在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2023年的调查结果也得出“无须取消或更改这一租约”的结论。尽管如此,近来毁约弃约风声频起,甚至在竞选活动中被渲染成不分党派的“共识”,这反映出当前澳大利亚国内反华逆流依然存在。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将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一个危险信号:澳大利亚政府可以出于政治目的任意干预商业合同。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外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营商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大型项目领域。一些澳方人士称将确保“中国业主岚桥集团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但这种“给点钱就能随意违约”的思维恰恰证明了澳方在所谓“收回租约”问题上是问心有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