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某地发生一起酒驾惨案,一名男子酒后驾车撞上一对夫妻,导致两人当场死亡,留下年仅12岁的女儿和50多万元未付的治疗费。法院判决肇事者3年半有期徒刑,但他一句“没钱赔”让受害者家属陷入绝望。这场悲剧不仅是一场车祸,更揭示了法律与人性之间的裂痕。
案件中的肇事者王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180mg/100ml,远超醉驾标准80mg/100ml,属于从重处罚情节。根据《刑法》第133条,他因交通肇事罪被判3年半,看似符合“致人死亡+醉驾”的量刑标准。但受害者家属愤怒的是刑期轻与赔偿难形成强烈反差。
法院判决王某需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86万元,但王某名下无房无车,仅有存款不足5万。根据《民法典》第1159条,继承人仅需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债务,若王某拒赔,家属几乎束手无策。
交强险虽可垫付部分费用,但保险公司赔偿后有权向肇事者追偿。若王某无力偿还,最终仍是受害者家庭承担缺口。同饮者的连带责任边界也值得关注。只有存在强迫劝酒或未劝阻醉驾等行为时,同饮者才需赔偿。本案中,若无人劝酒且王某离开时意识清醒,家属索赔将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