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于4月3日生效后,又于5月3日正式对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产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汽车零部件可得到豁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则需缴纳额外关税。
这一政策引发了美国汽车业界人士和相关专家的强烈不满。他们警告称,这将导致汽车价格上涨、销量下降、维修和保养费用增加,并扰乱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给美国汽车行业带来一系列冲击。新增成本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考克斯汽车公司的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在关税生效前的恐慌性抢购,今年3月全美范围内的进口新车销量比2月增加了超过1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2%。这导致美国经销商在关税生效前的汽车库存量降低了10%。然而,经济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创始人帕特里克·安德森认为,随着关税政策实施,未来美国进口汽车的销量可能会逐渐下降。标普全球预计,受关税政策影响,今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将减少超过64万辆。
事实上,销量减少只是关税政策负面影响的一个方面。白宫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进口了约800万辆汽车,占全年汽车销量的一半。剩余一半在美国组装的汽车中,国内零部件价值占比仅为40%至50%。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指出,针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关税可能会颠覆整个行业,甚至比之前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更加严重。这些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汽车行业增加数百亿美元的新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