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校方回应学生组团狂退60多件裙子”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一名店主称,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在4月底集体网购衣服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退货退款,导致其损失约8000元。店主还发现学生们穿着这些衣服参加了运动会,吊牌未摘且衣服上有草坪上的渣滓。店主表示,学生们说他们也是迫于老师的要求才购买并退货的。
对此,学校招生工作人员回应称这种行为属于诈骗,建议报警处理。最新消息显示,校方已向店主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达成和解。关于店铺被封事宜,店主将与平台进一步协商。截至5月3日中午,店主社交媒体账号上反映退货问题的相关视频已无法查看。
类似事件并不罕见。去年12月,山东一商家称河北石家庄某职业学院学生集体退回演出服,商家发现收到的退货中有明显使用痕迹。去年6月,黑龙江一所学校多名学生网购服装后集体退货;2023年4月,宁夏银川一学校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同年6月,山西某大学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集体退货。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服装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但商品必须保持完好。若商品已被使用或有明显脏污,则不属于完好的范畴,商家有权拒绝退货。此外,学校应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处理,不仅要加强诚信教育,还应责成涉事师生赔偿店家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此类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薅羊毛”的行为频发,提醒网购平台及行业主管单位应予以关注,通过引入人工核实、追责“羊毛党”等方式补上制度漏洞,避免伤害到更多中小商家的正当权益,维护公平交易的网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