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工资是谁出?女职工生育能领多少生育津贴?解答来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对于职场妈妈来说,生育后享受带薪产假,是非常重要的保障。那产假工资是谁出的?是男方单位出还是女方单位出?
其实,生育女职工产假工资的规范称呼是“生育津贴”,这笔钱既不是男方单位出,也不是女方单位出,而是生育保险出的!
生育津贴是什么?
与生育保险是什么关系?
生育女职工在分娩和产假期间部分或全部不能参加劳动,收入难以保障,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又将加重用工成本甚至影响女性就业,因此国家建立生育保险制度,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发放生育津贴,使女职工因生育休产假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期间能获得基本经济收入,保障其休假期间的生活费用,也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
2019年起,各地全面实现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的合并实施,参加职工医保的在职职工同步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持续提升,2024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3亿人。
女职工生育能领到
多少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怎么计算的?社会保险法里面有明确规定,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举个例子,假如生育女职工小张本人每月工资5000元,但其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践中就是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工资水平)为7000元,那么小张的生育津贴将按照单位月平均工资7000元发放。总体来说,生育女职工相较于整体的单位就业群体而言年龄偏小,入职年限较短,一般其所在单位平均工资要高于本人工资,女职工得到的生育津贴往往高于其本人工资。单位平均工资越高,生育的参保女职工领到的生育津贴则越高。2024年生育保险待遇共支出1431亿元,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