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今年有何新变化?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特殊招生已经拉开帷幕——全国多所高校发布了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并启动报名。“强基计划”正影响着无数高考生的升学选择。
“强基计划”是为国家重点领域储备人才的专项计划,重点聚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为优秀学生提供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直通车”。从芯片研发到航天工程,今日的少年未来可能就站在国家科技攻关的最前沿。
自2020年启动以来,“强基计划”持续优化招生政策和培养模式。2025年招生不仅新增多个前沿培养方向,部分高校更在校考环节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还有哪些新变化?
“强基计划”又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高校共39所。记者盘点了2025年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后发现,今年不少高校“强基计划”在数学、物理等专业新增了培养方向,在服务基础学科的同时,更加聚焦国家战略急需,注重面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就拿南京大学来说,今年就新添了智能科学和电子科学两个培养方向。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陈琳表示,“智能科学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的智能科学领域,培养能解决智能科学领域复杂问题的基础研究人才;电子科学聚焦信息材料与信息器件、电路与系统、电子系统设计及其自动化等相关领域,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基础研究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睿也表示,今年该校“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增加了50人,总量达到280人,新增4个招生专业培养方向。“在我们应用物理学下面的电子科学方向,是基于集成电路学来培养的。同时,我们在航空航天类下面新增了飞行器制造工程和空间材料两个方向。在我们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下新增了量子信息方向,新增的专业方向主要还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关键领域以及战略前沿,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设置我们新的专业方向。”
校考方面,也有高校在改革。比如,北京大学今年“强基计划”依然分为Ⅰ组、Ⅱ组和医学组三个组共10个专业类别招生。Ⅰ组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Ⅱ组包括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医学组为基础医学(八年制),但校考环节调整了笔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