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最近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整治行动,其中不少地方公开征集线索。各地的治理行动,重点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事关民生,如何形成更长效的监管机制?而从深化改革的角度来说,又如何从根本上更好避免计量和收费的不规范?《新闻1+1》本期节目主持人董倩连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带来分析解读。
如何看待各地正在进行的
居民水电气计量收费规范整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
水电气这样的公用事业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也关乎千行百业的营商环境,基本上这些方面的收费会牵动整个物价指数,所以怎样去科学计量,公平收费,就非常关键。而这方面其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国家下大力气去关注这个问题,集中整治相关企业存在的违规操作,这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对这样一个问题是下了决心要去解决。而且一些问题也已经到了需要去关注的一个程度,因为这样一些领域,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而且多数是国有企业在运营,长期以来可能会存在一个利益链条的问题,现在去进行集中整治,来回应老百姓的关切,解决这个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何看待整治中
一些地方设置的问题线索征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
作为老百姓、相关企业、终端用户,是非常关注水电气方面花了多少钱的,对价格比较敏感。但这些水电气的收费,可能每家每户多收个三五毛钱,老百姓没有感觉,或者因为很专业,老百姓找不到证据,也说不清楚原因。所以畅通举报投诉的渠道,非常有必要,让大家反映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反映,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或者说不能单凭大家反映的问题去追踪和治理,我们要看到一些问题的普遍性。一方面进一步畅通反映渠道,同时也要“治一病、去百病”,通过集中整治,把问题集中起来,关注这些问题在各地的分布,通过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