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A股IPO的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均出现双位数下滑。今年一季度,A股共有27只新股上市,合计融资163亿元,相较2024年一季度的30只新股融资236亿元,IPO数量减少10%,融资额下跌31%。
在IPO数量方面,创业板排名第一,共有12家;上交所科创板和主板分别有5家和4家;深交所主板和北交所各有3家。
融资额方面,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的15只新股合计融资88亿元,其中创业板融资72亿元。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的9只新股合计融资62亿元;北交所3只新股合计融资14亿元。
平均融资规模方面,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2025年一季度的平均融资规模分别为7.4亿元、5.5亿元、6.4亿元和6.0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的13.0亿元、7.3亿元、14.3亿元和6.1亿元有所下降。不过,北交所的平均融资规模为4.6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2.1亿元增长了119.05%。
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股融资地排名中,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位列第九和第十。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海、深圳主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54家,其中36家企业为中止审核;科创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19家,其中11家企业为中止审核;创业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24家,其中14家企业为中止审核;北交所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94家,其中47家企业为中止审核。A股已经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计有63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下降。
展望2025年,德勤表示,在新政策指引下,新股发行将体现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点,维持常态化发行节奏。预计全年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规模相比2024年将稳中有增,并继续以质量为先,支持科技创新,增强发行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鼓励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
德勤中国审计与鉴证合伙人赵斌表示,2025年的新股发行将为科技及创新行业的企业带来更多资金,推动其发展。此外,随着A股公司申请赴港上市程序的简化和内地监管机构的支持,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来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