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纽扣电池就能污染一条小河,这个故事你肯定听过。如果你恰巧正在开着一辆电动汽车,驱动车前进的动力电池会何去何从,可能你还没想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6%。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
2025年3月6日,工人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电池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104万吨,2030年,这一数字或达350万吨。
如此大规模的电池报废后该怎样回收利用,成为产业界需面对的重大问题。
记者采访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者、科技规划专家、技术服务机构发现,要做好海量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设计和普及一套“数字身份证”是当务之急,将其推广后也许会成为上述问题的破解之道。
记者丨胡定坤 房琳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日报”(ID:kjrbwx),原文首发于2025年3月27日,原标题为《动力电池报废潮来袭!这座“金矿”怎么挖?》。
1
“报废潮”下的流向管理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全球首位。
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持续落地,预计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