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山里娃站上国际T台!设计师讲述藏在衣服里的秘密
近日,来自贵州大山的孩子们,身穿融合苗绣、侗族绣、银饰等多种少数民族非遗元素的服装,走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伴随着清澈悠扬的民谣,云雾缭绕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原汁原味的苗寨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浓浓的民族风情与时尚潮流碰撞,呈现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也让无数观众感受到了原生态高级感的震撼:“这才是顶流中国美!”
01
大山的孩子走上国际T台
这场惊艳的时装秀出自杨春林之手,一位登上过各类国际时装周、多次获奖的新锐设计师,而大众所熟知的是他的苗族名字——古阿新,寓意“勇敢”与“希望”。
阿新介绍:“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小朋友的服装是妈妈花费数年绣成的,一针一线里都是爱。”
为了保护传承这些民族服饰,今年2月,他和团队发起了海选,挑选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纯手工制作的服装,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本着“谁的服装最好看就挑谁去”的原则,阿新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最终选出45个孩子。
这些被选中的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不过12岁。登台前,他们没有走出过大山,更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次,他们自带民族服装,跨越1800多公里来到北京。
T台上,孩子们的步伐稚嫩,举手投足间尽显质朴与自豪。他们的盛装绣着独特的图案,色彩斑斓,融合了苗绣、侗族绣、壮族背带绣、蜡染等非遗元素,精致的银饰在灯光下闪烁,满是民族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