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数据显示,旅游消费预订量较2024年有所增长,新兴传统文化旅游地订单增长较快,新的消费亮点不断涌现。春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居民消费旺季。受一系列政策带动,我国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从春节消费这扇窗口,可以观察到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将带动2025年全年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业态不断丰富。
2025年春节是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各地积极打造了具有年俗年味的消费场景。商务部结合春节消费特点,联动各地、各平台举办“2025年全国网上年货节”,迎接蛇年新春。例如,上海首次举办丝路电商过大年,南宁举办中国(广西)—东盟网上年货节等。此次年货节融入了非遗元素,把促消费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推出了“非遗民俗展演”“传承人走进直播间”等特色活动,放大了春节非遗效应。各地顺应生活品质升级需求,全方位展示推广本地特色产品,促进不同风味在餐桌上碰撞,增加了本地老字号、国货“潮品”、在线旅游等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多引入全球好物,以“产地直发”“工厂直供”等方式让更多丝路云品、外贸优品直连年货市场。文化和旅游部开展“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多个领域。尤其在“非遗贺新春”板块,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一些地方举办了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等活动,为人们奉上多种多样的春节文化大餐,丰富了春节期间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补贴力度加大及申请流程优化,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特别是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将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2024年的8类增至12类,调高单价最高补贴比重至销售价格的20%。这些措施减少了消费者获得补贴的操作环节,丰富支付渠道,更好满足多样化、便利化的支付需求。春节期间,居民利用假期掀起家电智能产品、汽车等消费潮,绿色健康、科技智能的商品受到年轻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