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0月起,一年期存款利率就已经进入‘1时代’,但对理财停滞的感知却并未如当下强烈。”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不久前,小巴在保险人士的朋友圈里同时看到这么一张图。
这是一家日本银行的门口,上面写着“自2024年7月1日起,购买XX理财产品,可享年金0.25%。”
大家搭配的文案倒也一致:“0.25%的年利率都能打广告,这是他们的现在,也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字里行间透露的理财焦虑虽有其私心目的,却也不是无的放矢。
过去几天,临近年中,正是各大银行拼命“吸储”冲业绩的关键时刻,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发现,一些银行却在“降息”。
例如,宁波银行上海某支行工作6月26日起下调3年期储蓄存款利率,5万元起存年化利率为2.4%,20万元起存利率为2.5%;此外,上海银行也自6月24日起将2年期存款利率由2.25%下调至2.15%。
期间银行员工有句话算是扎了大家伙儿的心窝子——“就算存1亿,利率也是2.6%。”
吴老师曾在一期音频节目里提到:
1990年,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赚到首月工资200元后,就去办了一张储蓄卡,当时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2%。假设年初存10000元,到年底就能获得1200元的利息。
那么国内如今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呢?小巴一查吐了吐舌头,是1.45%,缩水了10倍。
我们准备好迎接一个存款低利率乃至零利率的时代了么?
用更低的欲望过“躺平”生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以预测“泡沫”见长,从2000年的美股互联网泡沫,到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他都有事先“友情提醒”。
而对于中国经济,他惜字如金,预言得不多,只是有个担忧,陆陆续续说了十多年:“这一代中国人,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
他的亲传弟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进一步点出,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奇迹导致投资者认为超高速经济发展和超高投资回报是一种常态。
换言之,就是GDP一直在增长,房价一直在涨,财富也在涨,“不涨”对这代人而言,是一种陌生的体验。
首先迎来变化的,是自称FIRE一代的人。
所谓FIRE,是财务自由的缩写,回望过去十年,FIRE一代所向往的生活,是一出爽剧。
这是个舶来品,最初发起这项运动的人算了一笔账后发现:
人们只要选择降低物欲,攒够一年开支的25倍后,通过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只要取得至少4%的年化利率,被动收入就能覆盖个人支出。
这项运动在2015年前后登陆中国,很快在渴望拿回生活自主权的年轻人中找到了生长的土壤和生存的条件。
实际上,如果一个2014年的中国人攒够了100万,单靠一年年化利率3%的定期存款,就能获得利息收入30000元,确实能跑赢当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1元。
这是个保守估计,2013年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横空出世,最高时年化利率达7%,令拥有不足100万的本金也有机会FIRE。
但放在十年后的今天,这笔“理财”最终就只能收入14500元,远低于当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