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雷击指南
5月19日,有网络消息透露,箭扣长城发生了雷击事件,涉及三名学生。他们夜攀长城后选择露营,不幸于次日早晨遭受雷击而昏迷,其中一名学生随后苏醒并报警求助,目前受伤人员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此事件前,北京市气象部门已于17日和18日预警,预计周末将出现大风、雷雨及冰雹天气。随着夏季的来临,如何在户外活动中有效防范雷击成为关注焦点。
雷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源自积雨云内部电荷分布不均所引发的放电。根据闪电类型,可以分为云闪和地闪,前者主要发生在云层之间或云与大气间,后者则指向地面的放电。统计显示,云闪与地闪的比例大约为3:1。雷电活动通常在每年4月至9月较为集中,其中6月至8月最为频繁。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东部湿润区域年均每平方公里约有6.7次闪电记录,相比之下,西部干旱地区则为1.9次。而雷电高发区域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如广东、广西南部以及海南岛中北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每年每平方公里约31.4次闪电的高频率。夏日防雷击指南!
雷击的威力巨大,直接雷击可瞬间输送数万至十几万安培的电流,足以造成严重身体伤害乃至死亡。幸存者常经历长期的身体虚弱、头晕及记忆衰退等问题。雷击伤害具体表现为电击伤、电热灼伤和闪电烧伤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电流直接穿过身体造成的组织损伤、因电阻差异导致的组织烧灼伤,以及皮肤上特有的网状烧伤痕迹。
面对雷击事故,首要任务是在确保现场安全的前提下评估伤者状况。若发现受害者心跳、呼吸停止,应即刻拨打紧急电话并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救援人员到达。预防雷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即使得到及时救治,仍可能留下后遗症。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在雷暴预报期间进行露营,尤其是山区;选择非突出、非空旷地带作为营地;遇到雷雨时,避免接触金属框架,采取蜷缩身体、双脚并拢蹲下的姿势。此外,特别强调,公众应避免前往未开放区域探险,并时刻留意气象预报,确保户外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