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微信号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7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并介绍我国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有关情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执法督察局局长钟海涛在会上表示,扎实开展粮食流通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钟海涛介绍,2023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严监管强执法重处罚行动年”活动,部署各地强化粮食流通环节监管,从严惩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健全完善粮食监管体制机制。一年来,通过严肃整治粮食流通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持续释放了从严监管的强烈信号,有力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和种粮农民合法权益,行动年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成效。
一是监管手段更新升级,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粮食收、储、销等重点环节,扎实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保障粮油购销活动平稳有序进行。创新采用跨地域交叉检查方式,开展政策性粮油年度库存检查,全面客观评估粮食库存情况,牢牢守住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的底线,对检查发现的462个重点问题实施清单式管理,其中296个给予了行政处罚。加快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全面建成覆盖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粮食的数字化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信息化穿透式监管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联动机制,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综合执法新格局,凝聚监管执法合力。河南针对“烂场雨”造成小麦受损问题,加强对定点收储企业的监督检查,严防不合格小麦流入口粮市场。河北对地方储备粮视频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网上巡查,下发巡查情况通报,督促指导企业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粮食和储备部门签署区域粮食储备协同监管协议,以执法协作、服务发展、保障安全为目标,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交流、执法协同,共同维护区域粮食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