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穆迪为何再次误判中国 双标“老毛病”始终没改_热门快报_资讯_绿达之家网[Lvda56.com]

媒体:穆迪为何再次误判中国 双标“老毛病”始终没改

   2023-12-06 16:35:19 互联网绿达之家网98
核心提示:原标题:热解读:穆迪调降我主权债务评级展望的三大误判12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原标题:热解读:穆迪调降我主权债务评级展望的三大误判

12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动态调整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市场化的常规操作,但此次穆迪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调降,存在一些误判。

谭主通过大数据手段统计了社交媒体关于“穆迪作出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决定”事件的评论,我们发现,舆论场讨论焦点集中在“穆迪评级对中国有没有意义”“穆迪可信度有多高”等议题上。

尽管穆迪的调降不会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中国也善于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推动问题加速解决的力量,但该说明白的话,我们还是要说的。

媒体:穆迪为何再次误判中国 双标“老毛病”始终没改

长期以来,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较为严苛,给予的信用评级往往较低。

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曾指出,即便债务压力小于发达经济体,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事前没有预测到危机,在危机发生后又过度下调亚洲国家的评级,由此引发的恐慌情绪过度地放大了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穆迪等评级机构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做过研究,研究表明,在1997-2002年期间,穆迪共有8次评级失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评级机构对发达经济体,会“另眼相看”。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穆迪。

在美国背负巨额的财政赤字且国内政治极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穆迪仍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最高级Aaa,是三大评级机构中唯一维持对美国政府最高评级的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绿达之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tianlu58.com/290834.html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ldzj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