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揽收、跨区收货、服务质量差......,这些快递行业问题背后总少不了快递黄牛身影。但在义乌、揭阳、广州等快递业务量最为集中的几个区域,这个群体却在成为快递网点赖以生存的“关键人物”。
有网点老板告诉界面新闻,随着今年业务量增速的下滑,价格战越打越凶。尤其在总部业务量考核高压下,快递网点也乐意从黄牛手中揽件,双方一拍即合。
一边被禁,一边顶起半边天
“义乌有一大部分快递网点,黄牛提供的业务量能够达到8、9成以上”、“我们这个区域主要是承接广州的服饰电商件,黄牛的业务量大约占到7、8成。”这是近日界面新闻从不同区域的快递网点和快递黄牛那里了解到的情况。
快递黄牛已经存在多年,据行业人士透露,2018年前后快递黄牛愈发猖獗,各地都加强了整治。
但到了今年,快递黄牛对市场的“侵占”程度也在加剧。浙江金华的一位快递网点负责人王捷告诉界面新闻,今年自己的网点更喜欢用快递黄牛,通过黄牛揽收的业务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尤其是双十一期间这部分业务量的占比更高。而往年该网点的黄牛件量只有20%左右。他还说,大客户看似是网点核心资源,但网点却很难从大客户手中赚到钱,所以今年网点的大客户基本上都在黄牛手上。
快递黄牛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他们的利润来源是价差,只要黄牛从快递网点拿到的快递单票价格低于商家支付的单票价格,便有利可图。
越是大客户,快递的单票价格越低,小客户的价格则相对较高,是快递黄牛的主要利润来源。“黄牛从大客户那里也赚不到钱的,无非就是帮我们公司在做量。”上述负责人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网点才无惧于把大客户让给快递黄牛,也推动着快递黄牛掌握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