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雷暴哮喘引就诊高峰,应及早达成治理共识
“请相关部门好好治理蒿草吧!”近日,在各大社交平台,内蒙古呼和浩特不少网友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呼市雷暴哮喘引就诊高峰,立秋前后,内蒙古进入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耳朵疼,甚至出现咳嗽、哮喘等各种过敏症状,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
据了解,呼和浩特蒿草比较多,春秋两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多。最近当地暴雨,导致花粉增加,引发“雷暴哮喘”的病人确实增多。也就是说,花粉过敏在当地是个老问题了,只不过,今年的程度似乎比往年更严重。呼市雷暴哮喘引就诊高峰!
“雷暴哮喘”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一些没有体验过的人可能无法切身理解它给人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9月2日晚,内蒙古呼和浩特迎来一场雷雨天气,咳嗽、哮喘患者猛增,大量市民前往医院就医,当地医院的呼吸科室和急诊人满为患。
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有这么多症状相似的患者前来就诊呢?
9月3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回应,医院急诊科患者人数增多与雨后花粉浓度过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关。
雷电+花粉=雷暴哮喘?是的,
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两个东西,加在一起真的就是一种过敏病症。
记者实探:
“雷暴哮喘”致聚集性发病
记者实地走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的就诊人数多于日常。儿科急诊内,等待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的患者及家属也在排队就医。
记者采访时,一名9岁的孩子正在家人的陪伴下等待就医,其母亲介绍,
昨晚孩子就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不止的情况,之前也并无鼻炎的症状,
她赶紧带着孩子来医院检查,现在还在等待过敏原的筛查结果。呼市雷暴哮喘引就诊高峰!
“雷暴天气过后导致花粉浓度急剧增高,导致聚集性发病,所以昨天有特别多的患者聚集到急诊。”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宋威介绍,“这次聚集性发病的哮喘有一个特点,
大部分病人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而且首次发病的患者较多。”
9月3日下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挂号窗口(央广网见习记者李春雪摄)
雷暴哮喘是什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王继春介绍,
雷暴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
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
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症状轻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几乎所有的雷暴哮喘均发生在花粉高峰季节内。
最早关于雷暴哮喘的报道来自1983年英国伯明翰,最严重的雷暴哮喘发生在2016年的墨尔本,共导致8500多人急诊或住院,8人死亡。
雷暴天气不仅会导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
也会导致普通人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哮喘症状。
9月2日晚,内蒙古医院的门诊人满为患(央广网发受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