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亿年霍氏串珠被发现 疑似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_热门快报_资讯_绿达之家网[Lvda56.com]

约8亿年霍氏串珠被发现 疑似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

   2023-04-20 09:59:25 互联网绿达之家网48
核心提示: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山东、安徽发现了霍氏串珠标本,这是一种约8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化石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山东、安徽发现了霍氏串珠标本,这是一种约8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化石,其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经过研究,推测很可能是一种在沉积物表面匍匐底栖生活的生物,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旗下生物类专业期刊《通讯-生物》上发表。

约8亿年霍氏串珠被发现 疑似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

霍氏串珠化石标本。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庞科介绍,此次发现的霍氏串珠有两种“规格”不同的体形。大的霍氏串珠单个“珠子”直径可达5毫米,小的霍氏串珠“珠子”直径不足1毫米,但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大体相似。从部分三维立体保存的标本看,“珠子”实际是包裹着一层有机质外壁的球体。几个到几十个“珠子”几乎等间距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链状“珠串”,这就是霍氏串珠的整体形态。

研究人员判断,霍氏串珠可能是一种匍匐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最有可能属于藻类。

约8亿年霍氏串珠被发现 疑似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

霍氏串珠化石标本。

“此前其他地区已经发现的霍氏串珠,最早可追溯至14.8亿年前。此次新发现的这批霍氏串珠化石标本虽然时间上称不上最早,但形态、结构保存得特别完好,因此尤为珍贵。”庞科介绍,通过对霍氏串珠显微结构的分析,此次研究还首次解开了霍氏串珠的生长之谜。科研团队认为,“珠串”中的“珠子”可能是一个个包含有多个细胞核的巨型细胞,多个巨型细胞聚集成链,整个生物体也就完成了长“大”的过程。

约8亿年霍氏串珠被发现 疑似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

霍氏串珠形态复原图。

“霍氏串珠这种特殊的形态和生长方式,也为科学界理解早期生物的生长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庞科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团下属生物类期刊《通讯·生物学》上。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绿达之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tianlu58.com/109714.html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绿达之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ldzj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