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湖北不做中国底特律一边帮燃油车去库存,一边疯狂加码新能源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极,湖北正在开启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
不同的是,政府冲在了最前面。
一辆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官方指导价21.68万元,厂家和政府分别补贴4.5万元,意味着到手价只需12.68万元。
这已是进入2023年以来,湖北在汽车领域第二次引发了全国争议。
两个月前,湖北黄冈宣布,和贾跃亭主导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推动FF在黄冈成立中国总部,黄冈政府引导基金将下场,参与投资。
一边帮燃油车去库存,一边疯狂加码新能源,湖北的着急溢于言表。
第一大支柱产业的隐忧
如果知道汽车制造业是湖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就不难理解湖北当地政府“躬身入局”的动机与决心。
过去两年,湖北经济表现亮眼,2021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计算,GDP增长12.9%,位列全国第一。去年GDP增速7.44%,也依然是全国领先水平,GDP总量距离排名第六的四川只有3000亿元的差距。
在湖北GDP构成中,汽车制造业贡献占比一度超过了20%。截至2021年,湖北省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578家,整车企业25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近1400家,直接和间接带动了数百万人的就业。
整个2022年,在汽车行业遭受重挫的背景下,湖北汽车行业全年增加值累计增长1.5%,勉强顶住了下行压力,但未来呢?
以湖北最重要的汽车企业,这次站上风口浪尖的东风汽车为例,去年246.45万辆的销量数据,连2016年的六成都不到,今年1月份销量同比下降了64.4%。